作家老T 1968年12月病逝,因在文革中去世,一直被树为“受迫害”、“含冤而死”的典型得到追捧。但真实的情况是,老T不仅是作家,还是省部职领导干部;不仅在文革中被批判,还在文革前被多次批判;不仅被同事批判,还被儿子批判;文革中不仅受“迫害”,还曾受到优待,如在301医院住院一年多,直到去世,绝非后世文章写得那么凄惨。老T为何被批判和“迫害”,到底有没有冤情,我们不得而知,只能尽量还原历史真相,让读者自行辨别。
一是作品另类。老T作品丰富,但上乘之作少之又少。由于受到西方所谓现代主义和新浪漫主义的影响,作品中多宣传“金钱至上、及时行乐”观念,而且有明显的宣扬和教唆“被虐”的内容,被人疑为“被虐狂”,从民国时代,一直遭到文化界批判。
二是婚内出轨。自古才子多情,老T也不例外。1920年12月,老T与易某结婚,1925年1月易某病逝。1927年与易某闺蜜黄某结婚,期间出轨林某,导致1929年1月因“感情不和”与黄离婚,随后与林某订婚。1929年秋与女秘书安某同居,遭未婚妻林某逼婚并于1931年1月结婚,不久,情人安某1931年8月产下一子,妻子林某1931年11月生下一女。1937年8月,老T赴武汉途中与安某相遇并再次同居,还带着安某四处游玩,妻子林某闻讯后闹得鸡飞狗跳,成为文化界一大丑闻。折腾数年后,因林某倦怠,二人于1946年4月离婚,老T最终与安某结婚。1956年安某摔倒致瘫痪,1957年5月生病住院,老T又邀请演员陈某在家居住一个多月。
三是政治右倾。老T长期生活在国统区,与许多右派分子熟悉且很有感情。1956年与右派分子接触后,获得许多反面材料,回京后撰文2篇在《戏剧报》上发表,文章虽然讲了一些实情,但是把演员在新社会的工作和生活描写得过于凄惨,严重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,其中一篇还被香港和日本的反动报纸利用,造成极为恶劣的政治影响。老T虽然因此遭到批判,但因有人保护,没有被划为右派。反右后期,身为中国某协会主席的老T拒不执行协会党组决议,对中右分子葛某纵容包庇;1957年7月,在组织金山、新凤霞、周信芳等批判吴某时,耍“两面派”,暗中向吴通风报信。由于长期右倾,老T 1959年9月被中宣部点名批判,被协会党组批判多日。
四是屡屡违纪。老T任某协会主席时,与两任协会党组书记关系龌龊、矛盾尖锐;曾未经协会党组讨论,以个人名义将甘肃省极右分子李某调入协会,后遭党组反对被迫退回;违反组织纪律,在他人提醒的情况下,擅自扩大传达内容,对下传达某中央部委负责人周某的检讨;在公众场合,随便传播吕某、贺某党内斗争情况。另外,老T虽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,但讲话随心所欲,曾说过“毛主席是梦想家”、“毛主席在世界上的威望没有梅兰芳高”等不合时宜的话,还多次对毛主席提倡的文化政策品头论足,颇有点“妄议中央”的味道。
五是长期被批。老T长期右倾、屡屡违纪,经常受到批评批判,如文革前的1957年、1959年、1963年、1964年,由协会党组内部、协会党内、协会党外积极分子,最后到社会,批判范围逐渐扩大,调子越来越高,1964年1月又因无视毛主席批示顶风违纪引起主席震怒,被刘少奇同志点名批评,随后又遭到协会党组批评。但因有人保护一直没有丢官,只是在1965年以后“靠边站”,有职无权而已。老T文革后被打倒,被批为“大叛徒、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”,遭到作家何某等批判,儿子也批判他为叛徒。
六是文革病逝。老T于1966年2月被《人民日报》点名批判,1966年7月遭某协会党组等官方组织批斗,1966年12月被北京卫戍区隔离审查,1967年2月收入秦城监狱,1967年7月因糖尿病、冠心病等病到301医院治疗,直至1968年12月去世。虽然许多文章说老T受到残酷“迫害”,但文革时能住301医院,说明即便老T是“大叛徒、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”,却依然受到优待。
后来,有人编造说老T死于“禁闭室”、“监狱中”,被医生“注射葡萄糖”等段子,以证明其受到“迫害”。实际上,301医院是专为高级领导干部服务的军队医院,即便文革时期也有着严格的医护制度,否则怎能保证领导干部的安全和健康?对老T这样的人,如果真想迫害,不让他治疗即可,没必要送到301医院再行“迫害”。
文革中对老T批判较狠的,还是以干部子女为主体的红卫兵组织“东纠”、“西纠”,而“东纠”、“西纠”背后则是众多老干部。可见,老T文革中之所以被“迫害”,除自己长期右倾、违规违纪、作风不够检点等因素外,还有高层权斗和个人恩怨的成分。遗憾的是,毛主席时代批判老T的那帮老干部,如文化部副部长刘某、协会党组书记张某、孙某、协会秘书长刘某等,文革后都为老T唱赞歌,并说自己是违心地“奉旨批判”,有的还装模作样地表示歉意。(2022-3-20)
「 支持乌有之乡!」
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。
帮助我们办好网站,宣传红色文化!
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,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
